首页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缩写:J Beijing Univ Trad Chin Med
曾用名: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ISSN 1006-2157
EISSN
CN 11-3574/R
CODEN BZDXF5
创刊年 1959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中文
每期定价 50.00元
OA类型
CCBY协议
主编:王永炎、王琦、田金洲
主管:教育部
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
编辑: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所属省份:北京市
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西院综合楼 444
编辑部E-mail: jbutcm@bucm.edu.cn
期刊微信公众号
期刊学科分类

教育部学位学科分类

ESCI 学科和分区

SCIE 学科和分区

期刊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高水平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于1959年,主编为王琦院士和田金洲院士,王永炎院士任终身荣誉主编。本刊秉承“立足基础,追踪前沿,与时俱进”的办刊宗旨,以传播中医药研究的学术成就、学术优势及学术特色为己任,着眼于质量、效益、影响,坚持以中医理论研究为引领,倡导以先进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医药,构筑高层次、高水准的报道网络。 本刊入选历届北大核心、历届科技核心、历届CSCD数据库,入选Scopus、CAS、Embase、JST等8家国际数据库,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和T1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目录,多次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被评为历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历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等,入选“方正电子”杯中国期刊设计艺术周活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百佳科技期刊和编辑团队案例等。

办刊宗旨

本刊以弘扬中医药学术、促进中医药科技进步为根本任务,以高校学术层次、学术成就、学术优势为基本依托,以“立足基础、追踪前沿、与时俱进”为办刊宗旨。主要刊发中医药领域前沿科研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发文领域

主要刊发中医药领域各学科、各专业学术研究成果

优势学科

中医学(中医脑病学、中医体质学、中医血液与肿瘤学、针灸推拿学等)、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基础等)、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等

期刊数字化建设情况
    微信公众号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微博
    期刊头条号
    抖音
    Facebook
    TWitter
    Integram
    LinkedIn
    微信小程序
期刊主要数据库收录

国内数据库:CSCD; 北大核心; 中国科技核心(中信所); 其他; 知网; 万方; 维普

国外数据库:EBSCO; 其他; SCOPUS

文献计量学指标
本年度SCI影响因子
本年度总被引频次
本年度他引率
本年度中国科技核心影响因子(中信所)
本年度知网复合影响因子
本年度Citescore因子
本年度被引半衰期
期刊承担的课题/基金项目情况

【】学术期刊论文写作技能提升的研究

【】大数据精准辅助科研选题与信息服务策略研究与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家精神的挖掘与宣传研究

【】基于F5000论文特征分析的高水平中医药科技论文孵育方式探索——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例

【】2023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中医药学术论文出版与传播课程建设

期刊获奖情况

优秀科技论文(202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2023)

2023--2026年度T1级中医药科技期刊目录(2023)

中华中医药系列期刊(2023)

期刊活动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会议青年领军人才学术研讨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第8届3次全体委员会议暨新时代高校医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与规范化管理培训

中医药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国际学术论坛

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二十一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23年心身医学绿色治疗学术会议

“不忘初心、助力基层”系列主题公益活动

“第六届岐黄论坛”

“医济苍生——古今中医药学家巡礼展”

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暨中国一流科技论文世界影响力评价论坛

期刊征稿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