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位学科分类
ESCI 学科和分区
SCIE 学科和分区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8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工程院蒋昌俊院士。 本刊当前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被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收录;分别在2016、2018、2020及2022年连续4次获“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称号;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技术、通信技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在中国知网(CNKI)提供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3版)》中,学报影响力指数列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167种期刊第18位,位列该类高校学报第1名。
(1)反映科研前沿,促进学术交流 学报主要反映我国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自然科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前沿动态,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综述文章及研究报告,期刊致力于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激发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促进学术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2)服务学校发展,提升学术影响 作为学校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学报积极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发表本校师生的优秀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学报也注重吸引校外高质量稿件,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 (3)倡导学术创新,培养科研人才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该学报鼓励并优先发表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年轻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这一平台,不仅促进了学术创新,还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关注社会需求,推动科技进步 自然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学报在关注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通过发表与国家战略需求相
下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物联网与智能控制、集成电路与芯片、网络空间安全
信息通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
国内数据库:知网; 万方; 维普; 中国科技核心(中信所); 北大核心; CSCD
国外数据库:无
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川渝一流科技期刊(2023)
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23)
青年编委学术研讨会暨学报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中国粒计算与知识发现学术会议